后山的一处隐秘之处,这里犹如世外桃源一般景色迷人,鸟语花香,最重要的是这里仙草众多,各式各样,数不胜数,它们都被精心养育在药园之中。
谢言很是好奇,为什么古道两旁的仙草都陆续枯萎,这里的仙草却是灵气充沛,生机勃勃。
“此处名为百草园,传闻是一个上古之初的大能强者陨落之后,他的身躯化作了这方寸之地,他的血液化成了溪水,肌肉为土壤,发髭为星辰,皮毛为这园中草木。”大罗仙师娓娓道来。
“好神奇。”谢言不由得惊叹一声。
大罗仙师笑了笑,蹲下身子伸手去抚摸着一株散发金色光芒的仙草,“世间万物能够存在于这片天地之间本身就是一件神奇的事情。四季交替,斗转星移。世间有人陨落,化为尘土,有人新生,成就大道。仙草有灵,可净化万物,造福世人。可是世人为成就法修大道,无休止的吸收与它们同为一体的灵气,导致园外天地的仙草尽数枯萎,即便春天来临,都未见它们冒出土壤的那一天,或许永世生活在地下才是它们最终的宿命。”
“世人的贪婪吗?”谢言缓缓俯下身子,学着老者的样子去抚摸仙草,那仙草仿佛喜欢上了他一般,依偎在他的掌心之中,“师父,我好像感受到了生命,世间果然奇妙,若是没有那些祸害世间之人的存在,它们终将长满整个山间。”
大罗仙师站起身子,缓缓朝不远处的茅草屋内走去。
“谢言,我实话告诉你,我所修之道便是法修。”大罗仙师背对着谢言说道。
“师父是法修!?”谢言大吃一惊,赶紧追上大罗仙师的步伐。
大罗仙师点了点头,道:“算是吧,不过我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法修。十五年前,我突遭大祸,长剑断裂,真气散尽,剑道尽毁,残躯坠落于这片方寸之地。本以在无尽黑暗岁月之中了此残生,最后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,实则暗藏大道法则的仙草救了我。后来我发现自己体内竟然蕴藏着些许灵气,于是便踏上了法修一途,以求成就一品仙王之境,最终登临仙道。”
谢言尽量快速消化这些消息,问道:“那老师现在是什么境界,太古?还是无极?亦或者是半步仙道?”
大罗仙师微微摇头,浅笑道:“都不是。法修一途玄妙莫测,不似剑修与体修有九品划分。法修只有上中下三品之分,上品称为仙王,中品是为仙圣,下品则是被称为仙师,为师正是这最下品。每一品阶皆是极难修炼,有的人花费半生都未能踏过法修门槛,而有的人穷极一生都只能停留在仙师之境。”
谢言跟着大罗仙师走进了茅草屋,屋内杂乱无章,各种各样的法器以及书籍放满了整个屋子,地上还散落几十株已经枯萎的仙草。
“我还以为长在百草园的仙草是不会枯萎的,想不到……”谢言捡起一株不知枯萎多少年月的仙草,语气忧伤道。
“世间万物那有永存之理,除非登临仙道,就连那踏入半步仙道之人,寿命也不过两百余年,况且它们只是蕴含些许灵气的草木。”大罗仙师从杂乱无章的木架上取出一个木盒,“这是用仙草而炼制的丹药,名为凝气丹。此丹蕴含天地灵气,吃下它对你有裨益,或许可以助你感受到灵气,从而让你也能诞生灵气。”
“多谢师父。”谢言伸出双手接过凝气丹,感激之心溢于言表。
“你在这里用心感悟,为师就不打扰你了。”
说完,大罗仙师离开了房间,朝他的百草园走去了。
谢言一口吞下散发着白色光芒的凝气丹,丹药自他的喉咙咽下,在食道中消化,诞生出一丝微妙的灵气,弥散至五脏六腑。
谢言盘坐在地,闭上双眼,用心感受灵气的流动。
此时的他听不见世间的如何声音,仿佛耳朵失聪一般,又仿佛世界毁灭一般,世间唯有自己。
不知过了多久,一直平静如初的百草园被一股强大的灵气所包裹,原先枯萎的仙草奇迹般的复活过来,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正在百草园中精心照料仙草的大罗仙师一惊,环顾四周,看着那些即将枯萎的仙草竟然奇迹般的恢复了往日的生机,嘴角止不住的上扬,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半晌之后,灵气散去,消散的无影无踪。
大罗仙师慌忙推开房门,快步走到他的身前,瞧谢言还未醒来,心中不由得担心了起来。
又过去了几月,谢言缓缓睁开双眼,周围的场景如初,他本以为只睡了几个时辰。
此时,大罗仙师走了进来,看见谢言苏醒,震惊道:“你终于醒了,我还以为你神识受损,永远陷入沉睡了呢。”
“师父……”此时的谢言精神萎靡不振,意识也是迷迷糊糊的,“师父我睡了多久?”
“一年。”大罗仙师缓缓道来,“秋去冬来,今年的雪比往年都要大,一连下了三月,东海之滨被冰封了三月。这期间死了不少的人,很多老人都没能熬过这个冬季。冬去春来,万物复苏,东海之滨的海水再次翻腾,淹没了两岸数州的百姓,又死了不少的人。春去夏至,阳光普照大地,东海之滨的海水干枯了,许多州郡陷入干旱,庄稼歉收,又死了不少的人。然后又到了你进入百草园之时的秋季,这一个季节因为有你的苏醒而平安无事。”
“为什么会这样?”谢言的眼眶早已湿润,不停的捶打自己的胸口,好似发生的一切灾祸都是因为自己一般。
大罗仙师抚摸着他的发髻,安慰道:“你要知道,三修之法本就有违天道。天道知道有人企图颠覆大道法则,此举无疑是对天道的蔑视,天道震怒,进而降下灾祸也是无法避免的。如今你已经身怀灵气,三修之法已初成,只需循序渐进,刻苦修炼,来日你必定登临仙道,与炎黄比肩,与大秦皇帝论剑,与大胤皇帝比武,与大晋皇帝斗法。”